2025年新生研讨课于11月2日正式拉开帷幕,首期课程围绕“专业素养教育”“喂养健康的肠道”“走上新兽药研发之路:兴趣与坚持”“机智的兽医生活:沟通第一课”四大主题展开。课程聚焦专业认知、技术实践、职业规划与沟通能力四大维度,为动物医学专业新生量身打造了开启专业学习的“入门钥匙”。
专业素养教育
11月2日,潘子豪副教授在逸夫楼3036主讲“专业素养教育”导学课。课堂以亲切问候开篇,从日常生活场景切入,细致解读绩点的重要性,叮嘱新生重视学业规划、提前做好学习安排。
课上,潘子豪老师分享了个人求学经历与往届学生的成长故事,用真实案例生动诠释“努力学习是专业成长核心”的道理;同时介绍学院发展历程,增强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并系统梳理各专业的特色与差异,为新生后续专业选择提供清晰参考。他特别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经历说明“选对专业方向,方能高效成长”。
课程尾声,潘老师耐心解答新生提出的疑问,针对学习规划给出具体建议。整场课程氛围轻松融洽,新生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对专业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喂养健康的肠道
11月3日,吴蕾副教授在逸夫楼3036带来“喂养健康的肠道”主题研讨课,带领新生开启一场关于肠道微生物的奇妙探索之旅。
课堂以南京秋日的美景与美食为切入点,自然过渡到营养学、益生菌等专业话题。吴蕾老师首先从“微生物在体内的占比”切入,点明其在基因层面与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随后引入“肠脑轴”概念,清晰解释微生物对动物情绪、免疫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指出偏食、过食、久坐等不良习惯是“破坏肠道健康的杀手”,呼吁新生不仅要关注动物肠道健康,也要自身养成积极锻炼、适量补充益生菌、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研讨过程中,吴蕾老师巧妙结合生活案例与时事热点,用通俗语言解读专业的菌群知识,充分调动了新生的讨论热情。课堂上既有欢笑与交流,也有思考与感悟,让新生对营养领域有了更深刻、更独特的认知。
走上新兽药研发之路:兴趣与坚持
11月3日晚,郭大伟教授以“走上新兽药研发之路:兴趣与坚持”为主题在逸夫楼1000-7开展研讨课,为新生揭开兽药研发领域的神秘面纱。
课上,郭大伟老师以个人交流学习、进修经历为切入点,鼓励新生深耕课本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分享“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让新生理解“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他还系统介绍了动物药学的学科背景与南京农业大学兽用化药团队的研究方向,清晰揭示新兽药研发“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其流程与人药研发相似,需历经多重考验;同时展望未来宠物创新药的广阔前景,为新生展现行业发展潜力。

课程最后,郭老师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校际交流,感受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并欢迎对兽药研发、SRT项目及创新创业比赛感兴趣的新生与自己交流,强调“兴趣是探索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关键”,为新生的职业发展注入信心。
机智的兽医生活:沟通第一课
11月4日,毛锶超副教授在逸夫楼3036主讲“机智的兽医生活:沟通第一课”,让新生深刻认识到“沟通能力是兽医职业的重要素养”。
课堂伊始,毛锶超老师以“性格截然不同的猫咪”为话题,迅速拉近与新生的距离,自然引出“兽医沟通”的核心主题。随后,她通过积木搭建的趣味游戏,让新生在成果展示环节直观感受到“沟通与语言的力量”——不同的表达与协作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接着,她结合多张图片与真实案例,从“精准使用医学语言”“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根据不同受众调整沟通方式”三个维度,深入解读兽医行业的沟通技巧,展现出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课程尾声,毛老师通过两场情景练习与新生互动,生动演示“兽医场景下如何高效沟通”,让新生在轻松欢笑中掌握实用沟通方法,对“如何拥抱机智的兽医生活”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撰稿人:宋晨阳 陈潘琪 肖既玥 杨帆